阅读:4647回复:0
【第八十九期志愿者分享】帮助他人其实在帮助自己
第一次听说孤独症应该是十几年前,当时我一个同学从外地带她儿子来上海治病,她儿子当时三四岁模样,医生诊断是中轻度孤独症。和他们吃饭时,最大的感觉是她儿子一刻不停在动,但眼神从不与你接触,无论你怎么叫他或逗他。
后来看了李连杰文章主演的关于孤独症主题的《海洋天堂》,又多了一份认识,能感受到作为孤独症的父母的痛苦心酸与无奈。 图片:630129952.jpg ![]() 我会来参加蓝丝带的志愿者培训,也没有什么特定的初心或目的,应了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有一个社群,叫“生命能量LE+”社群,每月都会组织公益活动去敬老院或孤儿院探访。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爱,也想奉献爱,让爱传递,做力所能及之事。 我是一名身心灵疗愈师,平时会帮企业或个人做情绪疏导课程,希望能运用我的技术帮助到这些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 感恩,爱好.蓝丝带这个大爱的平台。 帮助他人到同时其实在帮助自己! ——来自志愿者钱嫣菲(舒菲)的分享 陪伴而并非改变,在讲座结束前,我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既孤独症患者拒绝与外界交流,不喜被强迫,我们能不能尝试着去获取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更加主动。但当看到“我们是为了陪伴孩子,而不是改变孩子”这句话时,才恍然明白自己的错误点。 现今的医学及心理学尚未能发现孤独症产生的原因,各种假说猜测也尚未得到证实。每一次尝试都意味着有不可预知的风险。而我们作为大学生,相应的知识储备不足够,一腔热情放错了地方也可能酿成大错。 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孩子愿意让我们存在的范围内,去鼓励他们,赞美他们所拥有的特长,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也让他们对于这个难以认知的世界和陌生人尽量产生更多的信赖与温暖。毕竟在他们对世界无比敏感而又迟钝的认知中,你的存在也许就是一种打扰。陪伴孩子,而非改变孩子。赞美他们所拥有的,而不是苛责他们所丧失的。 图片:179073383.jpg ![]() 结尾想用孤独症孩童的口吻说一句话:虽然我们有孤独症,但我们也是孩子。请再多爱我们一些,多包容我们一些吧。 ——来自志愿者钱盈盈的分享 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此之前,只从《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中了解到了他们。他们很聪明,或者是记忆力超群,或者是音乐美术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天赋,但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也会有一些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行为,虽然他们看起来和普通小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他们真的很难融入社会。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这个群体,不要再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是能够蹲下来耐下性子去于他们交流。 爱好这个组织有专业的老师,专业的康复训练,可以让无论哪一种的孩子得到最好的陪伴和帮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组织的力量也不足以带来多大的威力。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这些孩子们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不是为了改变,我们只是陪护。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的数量不占少数,但像爱好儿童这样的康复培训中心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很少存在,可能只有在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才会有,我们都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不管是在陪护他们还是在宣传的方面帮助他们,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温暖,在将来可以融入社会。 图片:359096558.jpg ![]() 既然他们的身理缺陷阻止了他们的前行,那我们便主动走入他们的心扉,用自己的爱和陪伴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在来之前我们只是非常浅的了解有这种问题的小孩儿,但是现在我们更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陪伴去帮助这些星星的孩子,就像各位老师一直坚守自己的初心。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多多去陪伴这些孩子的。 ——来自志愿者黄诗颖的分享 |
|